关于个人缺点看法的6个阶段,刚刚看了一下,觉得很认同,特此记录。
第一层,看不到自己的缺点,也就是常说的“不知道不知道”,觉得自己很牛逼,我是特别的,别人都是傻逼。我们常常见到的,一部分自称发现了“打败微信的秘诀”的人,就属于这类,信心满满,很坚定,也很难交流,油盐不进。
第二层,看到自己的缺点了,但不在乎,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,我的长处可以完全弥补掉这些缺点,仍然能成事。比如,“不喜欢和人沟通”,那么,我想好的方案就去推进,你们不同意是你们不懂,懒得和你们讲,照我说的做就行了。
第三层,意识到问题,缺点会阻碍自己的发展,想改,并且付诸行动。这个阶段,是个人的高速成长期,因为多多少少能改掉一点么,呵呵。最初的几次个人能力迭代,会改掉很多表层的缺点,身边的人也觉得你变了,你的信心也越来越足,直到下一个层次。
第四层,碰到一些怎么也改不掉的缺点,我们可以称之为“弱点”,是与生俱来的,注定要随你入土。再坚强的人这时候也会纠结、痛苦、沮丧,比如我自己,在面对人际冲突上,就有一些估计永远也绕不过的弱点。这段时间很长,要以N年记。
第五层,沮丧了几年,慢慢意识到,沮丧是毫无意义的,不如接受。每个人都有弱点,只要发挥出优势,也可以做成很多事,心态好了,做事的时候尽量避免暴露弱点,利用团队的力量互补,也挺好。
第六层,顿悟。某一天,突然发现,要感谢自己的所有缺点,已经改掉的和再也改不掉的。弱点和敌人一样,只不过一个在内,一个在外,都可以利用,我们会意识到,正是优缺点一起,造就了一个真实、完整的人,而真正能打动“你的用户”的,也就是这个真实、完整的你,重新觉得,自己是特别的。
最后,说一些玄乎的,自己越来越认同的观点: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正是多种多样的人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,自己很普通,但很独特,努力找到自己独特(有天赋)的地方,对成就而言,“努力决定下限,天赋决定上限”,在自己有天赋的细分领域里努力,成就一个不一样的人生。
做产品不能靠开发人员的主观臆想,要通过切实的用户行为数据说话。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博士Susan M. Weinschenk经过大量的用户行为分析得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。
*整体认知依靠周边视觉而非中央视觉 也就是说网页要注意整体的设计风格,而不是仅仅突出主要内容,这对于用户判断网站的类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*略微倾向俯视是人类对物体的标准视角 我们看如下两个图,是不是通常呈现在脑海里的是第二种情况。
*最佳阅读颜色是白底黑字,网页文字呈现要用对比色 *9%的男性和0.5%的女性是色盲 与颜色识别的有关基因大多在X染色体上,男性只有1条,所以男性的色盲率比女性高的多,所以设计网页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的红、蓝、绿三种颜色,而且最好做出形状上的区分,如不同颜色的线条应该有不同的粗细。
*大写单词比小写单词更难度
THIS SENTENCE WILL COMPARE CASE
This sentence will compare case words
这和人类的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关系,所以尽量使用小写或者凹凸有序的英文单词 *尽量使用常见字体 无论中文和英文,尽量使用人们常见的字体,不要使用大篇幅的艺术字,特殊字体不利于人去阅读,人类在识别特殊字体上将耗费更多的脑部运算。 buy viagra online *每行字数较多时读得更快,但人们偏好短行 所以文字是否要分栏完全取决于你想要得到的效果,如果你希望用户很快的阅读完毕,就把行字数拉长,因为每次换行阅读会受到一次打断,减少打断能明显提高阅读速度;如果阅读速度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,可以考虑使用短行,对于多页的文字,建议使用分栏进行布局。
*短期记忆是有限的
如果你想让用户看一遍你的网站就把里边的内容记住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人们可能只会对突出的图片和大号的标题有片段的记忆,而且这些记忆在不复习的情况下会很快消失。
*记忆会出现错误
人类的记忆并不准确,很多时候记忆会出现错误,而我们自己却对错误深信不疑。
*渐进势设计
网站不应该一股脑的给用户呈现大量信息,应该把信息分块分区,或者通过页面链接引导的方式去诱导用户进入更深一级的信息。
*三种思考负荷
负荷从高到低分为三种负荷,认知负荷、视觉负荷、行动负荷。从我们看到一个按钮,认知这个按钮的功能,然后去点击这个按钮,分别产生了这三种负荷,通常情况下我们要减少用户负荷已提高易用性,但是有些情况下我们也要增加负荷,最典型的就是游戏,我们要适当的增加负荷以提高游戏的难度,让游戏更具有可玩性。
*数据研究表名30%的时间人会走神,如果你希望人持续关注某些事务,那真的只是一厢情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