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心理学研究:我们都是《乌合之众》

刚刚看完《乌合之众》这把并不厚的小册子,读进去,走出来,真的好像发现了天大的秘密!–IT北北
弗洛伊德的评价是:“勒庞的《乌合之众》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,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。”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评价是:“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,最有影响者,非勒庞的《乌合之众》莫属。”社会学家墨顿的评价是:“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,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。”阅读下去,就知道,这类揄扬推介并非空穴来风。 这本书探讨了“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”,“群体的观念、推理与想象力”、“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”、“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”、“群体的分类”、“选民群体”等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,而且所有的探讨与研究都具有令人震撼的理论说服力量,表现出一种对重要问题的敏感性。他好像告诉我们什么是“骨髓中的本能”。 而这一切又与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呢?
无可厚非,互联网是一个大的群体共享资源,当方舟子炮轰韩寒,会有几十万的粉丝回复,这里充斥了吐槽、谩骂、指责、批判,在这些言论中鲜有包容、忍让,为什么会这样?其根本原因就是当群体形成一种力量信念,每个个体只不过是大海中的水滴,它们的流向完全不受自己控制,他们此时所作所为是一种群体表现,而这种表现通常会使旁人无法理解。 side effects of cialis 勒庞对权力、对领袖与群体的关系,以及领袖如何获得权力的奥秘,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。他真率地说出了领袖和权力的真相。在他的描述中,既有西奥多·罗斯福、戴高乐,也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。但在我看来,《乌合之众》事实上更像是对传统中习焉不察的“英雄话语”与“领袖崇拜”的解构。它告诉人们,一个未经启蒙的群体对习俗与谎言有着多么深切的迷恋与盲从,而多数人的暴力,即使在民主政体之下,是多么地容易生成!而这一切就是为什么很多政客会利用宗教去达到某些愿望,其实每个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,当它被付诸于政治目的,那么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。而这一切,是领袖最喜爱也最希望看得见的风景。
在互联网时代,经常会出现某一事件的炒作化,然后疯狂的人肉某个人、某些事,甚至于因为一件错误,把人家祖宗八代的问题都翻出来一一数落一遍才觉得是酣畅淋漓,而这样的做法真的对吗?我们如何让自己在大群体中可以时刻保持理智,不至于被群体行为扰乱心智,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。 不管是工作群体、生活群体、甚至是虚拟群体,我们总是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体中,希望是我们在懂得一切群体性弊端后,可以扬长避短,利用好群体的优质特性,比如为了共同的美好愿景可以患难与共,在互联网中对群体用户行为分析使自己的网站服务性更好等等方式,来完成自我实现和群体升华的双赢局面。
--转载请注明: IT圈子,ITBBB.COM » 大众心理学研究:我们都是《乌合之众》